
朗读
2024年,金华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投身“港”“廊”“链”主战场,12328热线工作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彰,“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获省政府正向激励,荣获省政府“忠诚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表彰,全力推动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破局成势。整合铁路、机场职能,设立“一办三部”架构体系,全速推进“1040”工程,成功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平台融合顺利推进。按照“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套机制”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平台融合,加快完善各项机制,高标准编制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班列开行增点拓面。长三角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新开通义乌—康斯坦察路线,打通跨黑海、里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开行同比增长10%。
(二)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促项目。全市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76.6亿元。杭温高铁建成通车,东阳、浦江、磐安迈入高铁时代,全市实现3个“1小时交通圈”。甬金高速改扩建、建武高速兰溪段,钱塘江、金华江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突破瓶颈开工建设。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先行段建设进度过半。华东国际联运港加快建设,苏溪集装箱办理站主体工程完工。争要素。全市成功争取交通领域超长期国债项目8个。16个专项债项目获批。
(三)陆海联动开放格局加快构建。“第六港区”功能延伸落地。依托“浙江e港通”,推动公路直拖和海铁联运“关务监管互认、港务全面前置、船务全面保障、信息管理”一体联动,实现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海铁联运提质增量。“金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海铁联运直达班列通道正式启用。义乌西首开海铁联运跨境电商专列。全市海铁联运集装箱量38.1万标箱,同比增长18.7%。
(四)降本增效多措并举。两大专列成功首发。首发金华东—广州国际港铁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进一步打通长三角与粤港澳铁路快捷物流通道。首发金华南—南昌西高铁快运专列,成为长三角首个常态化开行城市。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成效显著。新增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物权化改革初见成效。实现全程保险“一单制”服务,首创铁路运单物权化贸易融资、“运费贷”。口岸通关便利化质效并举。“先查验后装运”集拼仓监管模式落地,实现“一柜多票”组合申报、“数智监管”全程可溯,通关效率提升26%,人工成本减少10%。
(五)运输服务持续提升。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东阳市、武义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级示范县全域覆盖。国省道、农村公路路况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客货邮”融合加快发展。打造“共富班车”“集市班车”等特色班线。数字赋能“一码通办”,村民收发快递时效提升30%以上。治堵工作深入推进。实施“织路网、疏堵点、通断头”行动,全市改造提升拥堵路段8处,打通城区断头路14条;市区优化公交线路14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5条。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额完成。全市新增新能源重型货车、公交车和出租车,淘汰国四及以下老旧营运柴油货车、老旧营运船舶均超额完成。承办浙江省交通领域设备更新和产业对接会议。
(六)低空经济蓄势起步。印发实施方案,推进8大攻坚行动、28项工作举措,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高地。低空产业加速布局。永康航空产业发展大会圆满举办,签订创新平台项目、航空领域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基金项目共12个。东阳横店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入选省现代化交通产业集群试点。场景应用加快拓展。加快拓展“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特色应用场景,常态化开行“金轨天翼行”等3条低空物流线路,承办2024年全国热气球公开赛,横店航空运动消费场景入选2024年中国航空运动十大消费场景。
(七)行业管理提质增效。执法模式创新推广。全行业推广执法服务“四色”监管模式,全市推广“四书同发”机制,构建行政处罚、教育整改、信用修复、群众评价和普法宣传“全链条”闭环管理。执法效能全面提升。金华“百吨王”超限超载车辆入刑案件入选全国“公路治超典型案例”。物流业合规改革稳步推进。召开全市物流行业系统性合规工作现场会,成立金华市物流合规中心,印发《金华市物流行业合规指引》,助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模组化改革”纵深推进。聚焦5条改革跑道,全力实施26个攻坚行动、落地25项标志性成果、推进184项重点改革任务,实现工作力量从“单兵”到“集团”、工作体系从“条块”到“扁平”、干部队伍从“专精”到“多能”三个转变。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培树“开路先锋·金彩有我”党建品牌,构建“1+10+N”品牌矩阵。推出12项货车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暖心实事,解决司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3个党支部被评为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建示范点。勤廉交通加快建设。打造“清风廉韵”“金港廉韵”“金衢严道”廉洁阵地。创建五星级品牌支部3个、四星级2个,2家单位获评省级清廉交通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常态化开展晾晒比拼活动,形成全员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金华交通将迭代升级“六大模组”,全年以“双强双争双促”为抓手,锚定目标抓落实、担当作为求实效,为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当好开路先锋。
(一)国际陆港强能级。强基础。加快推进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兰溪多式联运港、永康五金物流港,开工建设东阳国际物流港。拓通道,畅通西向“依陆出境”、东向“依港出海”陆海联运通道。全面提升班列品牌管理、线路布局、运营秩序和境外运作水平。广辐射,优化境外布局,加快海外仓、境外分拨中心建设,提升国内集货能力,加快与长三角主要货源地、物流枢纽、联运中心融合发展。系统推进“航运浙江”建设,提升内河港口运营能力。提能级,优化“港产城贸数”一体化布局,培育“班列+产业”,升级“班列+贸易”,推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发展。
(二)交通强省争前列。优化存量,加力推进甬金高速改扩建、建武高速兰溪段、钱塘江金华段、金华江一期三级航道工程等项目,确保续建项目“领跑增效”。培育增量,加快推进义龙庆高速等促开工项目,抓好项目关键环节攻坚,推动新建项目应开尽开、应统尽统。争取变量,把握国家一揽子政策机遇,全力争取要素保障。提升质量,持续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全力提升工程实体质量,保持国省道路况全省第一,争创安全精品线全国示范。
(三)深化改革争示范。以陆港、低空、物流降本增效三大改革为重点,系统谋划推进14个方面子改革。打造“金管家”服务品牌,推进交通许可“一网通办”“极速快办”。深化物流行业合规改革,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深化“四色”执法监管,采取属地履职查、异地交叉查、重点联合查方式,分类实施检查指导。推行“无感”监管,通过线上巡查、分析研判、风险预警、安全提示,引导企业自查整改。构建“大执法”全流程闭环,建立“审批—监管—执法—评价”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协作配合,深化浙中地区交通运输执法“一体化”,落实“1+7”执法协同机制,提升执法成效。探索数字执法新路径,完善智慧执法体系,深化“数字打非”平台运用,试点远程执法,打造监管、养护、导航“一张图”。
(四)八婺畅行促共富。助力攻坚城乡差距,拓展“低空+物流”“低空+农村客货邮”,加快推广无人机运输和城市配送。助力攻坚区域差距。完善三级物流设施体系,加快行业绿色转型,全面推广新能源货车应用。深化拥堵治理行动,着力解决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常发性拥堵难题。助力攻坚收入差距。打造“畅行八婺”,逐步建立覆盖全市客运场站、轻轨站点、游船码头、热门景区的“畅行中心”。持续深化道路客运综合改革,加强交旅融合新业态监管。
(五)降本增效促融合。加快健全多式联运体系,拓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业务,深化“公转铁”“公转水”、江海联运等模式。培育推广轻轨带货、“低空+轨道”等特色物流融合业态。升级打造金义“第六港区”2.0,深化“属地报关、属地查验、港口自动核销放行”等便利化货物出口模式应用。提高海铁联运全程物流模式比例,推动港口功能前移。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完善“1+9+N”低空基础设施网,大力培育“低空+物流”“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
(六)勤廉担当强落实。在党建品牌上,持续深化“开路先锋·金彩有我”系列党建品牌,迭代升级“1+10+N”品牌矩阵,打造全市机关党建高地。在干部队伍上,定期举办“枢纽金华·通途万里”交通大讲堂、清廉交通教育培训活动,常态化组织“青干荟”“模组晒拼”等晾晒比拼活动,建立干部分层次、精准化培养跟踪库。在作风建设上,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创新先锋战队、助企纾困战队、攻坚克难战队”三大战队,提升交通干部队伍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