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党的十九大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交通强国建设缔造交通人中国梦;金华交通牢记使命吹响奋进号角,干字当先勇当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时代先锋。
2017年是金华交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的构筑综合交通廊道部署、综合交通统筹推进机制的渐趋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持续深化、“浙中崛起、交通先行”的角色定位等等,为我市交通运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金华交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现将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创新,唱响实干最强音,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有力指导下,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集中体现为“八个前所未有”:
(一)综合交通发展的高度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高度重视交通工作,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视察综合交通工作,去年7月份尹学群市长到任和今年2月份市委陈龙书记到任,均重点关注了综合交通廊道建设进展情况,原市委书记赵光君同志也多次就交通建设作出指示。1月18日,市政协陶诚华主席专门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批示“市交通局在过去的一年,投资抓的实,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各项工作亮点多、成效好,应予表彰。希望在新的一年能进一步聚焦‘三个圈’的建设,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争取按时并能提前完成‘十三五’的规划任务。”
2017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金华市综合交通廊道建设领导小组,我局承担了金华市综合交通廊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综合交通廊道办”)日常工作,专门从下属单位抽调9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会同发改、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定期集中办公,综合交通廊道办实现了实体化运作。各县(市、区)、开发区主体也相应成立综合交通廊道建设领导机构,全市初步建立健全了协同配合、统分结合的综合交通统筹发展机制。
(二)促投资稳增长的热度前所未有。全年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281.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8%,同比增长27.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3个百分点,贡献率22.1%。全社会客运量1.33亿人,同比下降2.3%,主要原因是道路客运量同比下降了4%,但客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社会货运量9104.3万吨,同比增长8.74%。全市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占GDP增加值比重11%。全年邮政快递业务收入182.88亿元,同比增长35.97%,位列浙江省第二位、全国第六位;业务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四位。
(三)综合交通建设的强度前所未有。围绕综合交通廊道“一轴两纵三圈三通道”主要建设任务,全面打响了综合交通廊道建设大会战。同时,积极创新综合交通建设机制,建立了“两个联合”:对内,主动与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组建“交通联合战队”,合力推动综合交通廊道建设,形成了全市“一盘棋”、市县“齐步走”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对外,积极与周边地市交通部门组建“综合交通战略联盟”,多方助力综合交通廊道建设。温州、台州、绍兴、丽水、衢州等地纷纷来我市考察学习综合交通发展经验,共同谋划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823公里,新增公路249公里,建成高速公路22公里、一级公路200公里,高等级航道5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74.5公里,建成公路客运站枢纽1个。35个重点项开工建设,26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25个项目完工。金义中央大道、G351国道东阳至磐安段等一批多年来难以推进的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综合交通改革的深度前所未有。“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了“一窗通办”的大交通审批服务模式、“上门办、联合办、快递送”的便民服务模式、“信息主导、快速反应、精准打击、重点监管”的交通运输综合监管模式,行政权力事项覆盖率达到99%,经验做法被省编办简报刊发。出租车行业改革,完成市区108辆公营出租车经营权到期收回并重新配置,推动四家网约车平台取得经营许可证,“万顺叫车”与市区7家巡游出租车公司签订协议,巡游出租车与网约出租车融合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城际客运班线改革,完成市本级17条班线88辆挂靠县际客运班车资源整合工作,开通金兰城际快线,做了政府多年来想做却又没有做成一件大事。
(五)行业创新发展的厚度前所未有。交通科研获国内先进以上成果2项,3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编制省地方或行业标准4个。研发数字化虚拟线上公交卡—云公交卡,市区公交车的移动支付实现全覆盖。建成金华市综合交通指挥中心(一期)。搭建“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金华传化、浙江红狮物流等一批市场化物流信息平台相继投入使用。开展路警联合治超5次,国省道超限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金华治超工作经验获省公路局推广。创新“1+X”营运模式,提前三个月完成104个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的任务,是全省第二个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的地市。
(六)现代物流降本增效的力度前所未有。中欧班列实现每周去两班、回一班的常态化运营,全年累计运送货物14910标箱,同比增长84.3%。2017年8月31日,金华-中亚国际班列开通试运行,实现每周开行1列的常态化运行,累计运输集装箱1176个标箱。金华市区、义乌、兰溪至宁波的3条海铁联运班线,实现每周五列的常态化运行,全年发送铁路集装箱5.48万个标箱,同比增长203%,约占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集装箱吞吐量的1/6,运输成本降低了10%左右。推动金华传化公路港、兰溪红狮智慧物流园等新型公路港建设,传化公路港预计每年可为金华及周边工商企业降低10亿元以上的物流成本。浙江红狮智慧物流园作为全国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平台交易额累计超过14亿元。
(七)保障改善民生的广度前所未有。年初确定的交通十大民生实事全部完成。交通发生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7.65%和2.22%,实现连续10年下降。创建美丽公路1000公里,打通农村公路“断头路”11条。普通国省道路况优良率在全省排名第二,提前实现“三年走前列”的目标。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等级提升174公里,改造维修700公里,实施生命安防工程562公里。开展三轮小城镇“道乱占”集中整治,小城镇90%主干道和80%次干道基本消除“六乱”现象。创建省级“美丽渡口”5个、“美丽航道”10公里。新增ETC用户23万,超过前6年的总和。治堵成效显著,公交分担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金华市区重点道路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5%以上,非机动车守法率和行人守法率达到85%以上。2017年8月9日,全省治堵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金华经验”再次被总结提升,并在全省推广。
(八)党风政风行风的严度前所未有。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温暖人心、十分用心”,以“温暖、和谐,敢于攻坚克难”的定位,着力把交通运输系统打造成“交通人之家”。组织开展2017年金华市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技能竞赛。运管系统参加全省“金桥杯”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羽毛球桥牌比赛,分获团体第三名和第六名。公路系统组织“迅达杯”篮球比赛。成立浙江省交通作家协会金华分会,组织采风活动4次,创作作品50多篇。
二、科学谋划,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运输当好先行奋发有为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第一年,也是综合交通廊道建设的关键一年。交通运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地推进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八高六铁一城际、五快三港两机场”工程和市区综合交通“十大工程”为抓手,全力开展综合交通廊道攻坚年活动,开启“交通强市”建设新征程,在共建金华和浙中崛起当好先行、奋发有为。
2018年计划投资301亿元,推进项目115个,其中铁路与轨道投资137亿元,公路128.93亿元,水运0.2亿元,物流场站35.16亿元。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聚焦七个方面的重点:
(一)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公路提升行动,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全力推动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全面实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大力推动设置乡镇专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着力健全政府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责任清晰的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加快公路提升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提升改造100公里,路网完善50公里,大中修310公里,安防工程29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服务站点、港湾式停靠站300个,创建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站16个。三是优化服务品质。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出台行业管理规范、标准,健全长效运营机制。推进客运“公交化”改造,全市80%的市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达5A级。
(二)聚焦服务“四大建设”,突出打造“三个交通圈”,打响综合交通廊道攻坚战。积极开展交通强市战略研究,谋划一批能够提高市区首位度和综合能级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省“十三五”综合交通中期规划调研,精准谋划服务“四大建设”组合拳。一是加快“三个交通圈”建设。围绕早日形成都市区“同心圆”,加快推进三大复合闭合圈建设。轨道交通圈,加快金义东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二期)争取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积极谋划前期;高速公路交通圈,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闭合圈最后一条线路—义东高速东阳段;快速干线交通闭合圈,加快金武快速路、永武四线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金义中央大道,提升改造东永线东阳段。二是开展综合交通廊道攻坚行动。在市级层面上,推进“八高六铁一城际、五快三港两机场”工程。8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金高速(金华段)、杭绍台高速建设、杭金衢金华至衢州段(二期)拓宽。开工建设义东高速东阳段。谋划甬台金衢高速、金千黄高速、义东高速北延、武松龙高速前期;6个铁路项目。加快杭温高铁、金台铁路、甬金铁路、金建铁路建设。金华至南平高铁、金华至台州城际铁路前期;1个城际轻轨项目。加快建设金义东城际轨道交通;5个城际快速路项目。加快建设金义、金武、金兰、永东、义永城际快速路;3个港口项目。加快浙中公铁水联运港建设,加快衢江罗洋作业港、兰江洲上作业港前期;2个通用机场项目。加快推进金义都市新区通用机场、武义通用机场前期;在市本级层面上,实施市区综合交通“十大工程”。启动甬台金衢高速、金永城际快速路前期。加快推进建金高速、金武城际快速路、金兰城际快速路、浙中公铁水联运港等在建工程。力争金义中央大道、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市区二环路快速化提升2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三个高速互通(甬金高速佛堂互通、杭金衢高速婺城互通、建金高速曹宅互通)前期。三是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精品示范走廊3个项目101公里,示范外走廊55个项目592.7公里,航道走廊29公里。巩固公路“三化”整治整改成果,整治工作向县道延伸。
(三)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交通发展提供新动能。认真落实有关综合交通改革精神,深化交通领域改革创新。一是坚定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在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方面持续发力,全面落实“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要求,全力实现“服务零距离、审批无障碍、一般不用跑,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并以此撬动交通运输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二是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继续推进道路客运体制改革,加大客运管理权力下放力度。加强巡游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融合发展。严格落实货车年检年审合并工作、营业性货车二级维护强制检测取消工作。完善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工作。三是加快创新型行业建设。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大力推进前沿引领性技术等科技创新,2018年力争获国内先进以上科研成果不少于4项,推广新技术不少于8项,转化成果不少于1项。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建成金华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二期),实现与公路、运政、水路、交通质监指挥中心互联互通。
(四)聚焦运输服务升级,建设高效智能物流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推进铁路金华站、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谋划横店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浙中公铁水联运港建设,完善枢纽站场联运服务功能。二是创建公交都市。推进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金华市区公交分担率达到22.4%以上,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现代化,推进智能化运输服务升级,为人民出行提供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三是推进“物流强市”建设。抓好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持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构建江海、海铁、公铁、空陆等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义新欧”,力争往返300列以上,推进中亚班列每周2列常态化运行。继续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
(五)聚焦提升群众获得感,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持之以恒抓好城市治堵。认真履行市治堵办的牵头职能,深入推进全市城市治堵工作。一是做大公交优先。实施金华市区公交都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和更新公交车100辆,改造公交站点100个,优化公交线路15条。开通义乌至浦江城际公交。二是做实城市基建。加快城市支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7外,新增公共停车场10个、停车位10万个,新建城市绿道229公里。完善停车设施共享机制,鼓励倡导单位与居民区实施错时停车。三是做强科技创新。深化与高德、金华智慧车联网等企业的共享合作,强化重点道路和严管示范区管理。优化城市主干道红绿灯设置200处。四是做深文化治堵。全方位地开展治堵文化宣传,深化文化治堵品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堵。五是做好城乡治堵。持续推进城乡智能交通、客运一体化、交通管理“三个全覆盖”,设置小城镇主干道路交通智能监控、城镇道路主要交叉口交通信号灯131个。
(六)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交通民生实事。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办好10大交通民生实事。一是强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深化“安全生产规范年”,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安全监管,确保行业安全稳定。二是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三个全覆盖。交通领域企业和群众办事事项100%“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理100%、企业投资事项全程帮办100%。三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新增和更新公交车100辆,推进500辆公交车增设支持移动支付功能。四是深入实施交通建设品质工程专项活动。以建金高速、金武公路为交通品质工程的培育重点,全面带动交通工程质量全面升级。五是实施普通国道“三提”工程。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改造交叉口、限速标志、指路体系和信号系统,实现提速提标提质。六是积极推进美丽航道建设。完成航道清淤5万方,创建美丽航道23公里。七是深入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开展穿小城镇公路集中整治攻坚行动,落实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管理长效机制,完成公路安防工程298公里。八是开展服务区(站)升级行动。力争实现全市高速公路星级文明服务区全覆盖,建设普通公路服务站17个。九是加大推广ETC力度。推进“互联网+”ETC服务,新增ETC用户10万户,新建ETC车道6条。十是简化货车检验检测。落实货车年检年审合并,推进普通货车省内异地检验检测。
(七)聚焦提升行业软实力,提升交通文化自信,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一是加强党的建设。一刻不停歇地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切实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压实、全面覆盖,以党建引领抓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二是加强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最美行业创建,提高行业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建设交通强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弘扬和传承“老黄牛”“航标灯”“铺路石”等优良传统,提炼和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培育新时代交通文化。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以“钉钉子”的精神把作风抓细抓实抓到底。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好队伍自身能力建设。大力培养工作有血性、干事有韧劲的工作作风,让全系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实干导向、担当导向,坚持痕迹化管理、业绩化考核、公开化选拔,不拘一格,选拔一批敢创新、勇担当的优秀干部,为交通发展储备力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