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11330700002592740R/2017-02439
  • 文件名称:金华市交通运输局2016年工作总结
  • 发布机构:金华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2017-03-0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金华市交通运输局2016年工作总结

    日期:2017-03-06 09:56:04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量:​32
    分享:
         

    朗读

    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牢固树立扛旗意识、前列意识,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总要求,交通人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交通补短板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过去一年,我们切实履行和担起了综合交通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顶层设计职能,创新完善了“1+5+9”综合交通建设工作机制。积极参与编制了《金华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代拟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全市现代综合交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了《金华-义乌都市区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有力推动了我市综合交通的科学发展。全市新增公路里程143.2公里,总里程突破12500公里,新增二级以上公路里程50.24公里,新增高等级公路拓宽里程63公里。普通国省道公路路况提高3.18个百分点,达到90.6,在全省排名前移了4位,排到第6位。打通“断头路”9条,新改建综合客运枢纽7个、货运枢纽(物流园区)6个。磐安县公交实现了“村村通”、浦江县纯电动新能源车实现了全覆盖。市区新增新能源纯电动车55辆、总数达到131辆,市区12个入城平交口中2个已进行平改立改造。

    促投资稳增长作用彰显。2016年,全市综合交通建设投资完成22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的110%,同比增长39.2%,拉动全市国有投资5.4个百分点,贡献率17.7%。其中,公路完成投资137.28亿元,同比增长14.4%。水路完成投资11.62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物流站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0.77亿元,同比增长54%。全市公路客、货运输量达到1.2亿人次、8700万吨,同比分别减少5.2%、增长6.0%。全市水路客运量达到1.2万人次(2015全年水路客运输量为0);全年水路货运输量达到9.36万吨,同比下降39%。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6亿元,占服务业比重21.6%,占GDP增加值11.12%。全市邮政企业、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55.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6.9亿件,同比增长74%,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均列全省第2位、分列全国第6位和第8位。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全年推进综合交通“四个一批”项目共139个(项),2016年是我市交通史上建设项目最多、任务最重、效率最高的一年。新开工项目26个(项),完工项目42个(项),续建项目34个(项),前期项目37个(项)。金台铁路、杭绍金台高速公路金华段、浙中公铁水联运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武快速路、金兰中线、金义东轨道交通、临金高速公路节点开工。BRT3号线、4号线9月30日正式投入运营,杭金衢高速拓宽工程一期、330国道金东段、44省道武义城区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义乌疏港高速、330国道婺城段、永康市区段外迁工程,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等项目加快推进。金建城际铁路、金甬城际铁路,杭温高铁,杭金衢高速二期拓宽改造、义东永高速公路(义乌至东阳段)等项目前期取得新突破。

    城市治堵工作向纵深推进。紧抓大公交、大路网、大科技、大整治、大宣传“五大”工程,省定任务8大项32个子项中,12项可量化考核项目指标全部提前完成。其中,新增停车位12523个、新增港湾式停靠站146个、新增城市公交运营线路164.2公里、新增城市公交停靠站153个、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5.53公里、新增公交车108辆。创新“快充+快换+慢充”的充换电组合模式,全国首创公交卡网上办理业务和“云公交卡”充值服务,“金华经验”在全国推广。治堵工作开展四年来,公交分担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公交满意度达到85%,2016年治堵成绩有望名列全省前茅。

    交通运输综合改革持续有效推进。我市承担的6项全省交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全部完成。提请市政府出台了《金华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深化改革推进金华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创新巡游出租汽车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出台《金华市本级县际公交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市本级17条班线88辆挂靠县际客运班车资源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做了多年来想做而没有做成的大事,扫清了都市区公交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赵书记批示“此项工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工作应予充分肯定”。“先学车后付费”的学驾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开。

    现代物流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切实加强对市区现代物流业的统筹、协调、指导,出台《金华市区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扶持意见的具体实施办法》,全年发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798.61万元,市财政补助资金202.7万元。金华浙中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第一批次培育项目。牵头组建“浙中公铁物流联盟”,探索建立“一票到底”的一站式联运服务模式。开通金华到宁波海铁联运,发送集装箱货物8589标箱。义乌开通铁路集装箱国际班线4条,成为我国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线路最多的城市。

    G20峰会交通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举全系统之力保障G20峰会,动员15万从业人员,机械车辆400余台,连续奋战1年零5个月,全力打好安保保卫战,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有20个先进单位、35名先进个人获市委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通报表彰。全行业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年”、“平安交通”创建等活动,强化行业安全监管,着力抓好关键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连续九年下降。

    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迈出新的步伐。一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行动,开展了“道乱占”集中整治、高速广告牌“清零”、“靓化金华”、道路运输市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创建美丽公路5条140公里,创建美丽公路示范县2个,市本级查处道路运输违法案件395件,建设完成船舶油污水接收点1处,船舶垃圾接收设施25处。 “金华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正式上线,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迈出坚实步伐。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用户突破20万。全行业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编制(含在编)标准3部,8项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以上水平,5项成果实现推广应用。浦江实现全域化纯电动公交车,全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87%。交通运输行业全年节约标准煤1.73万吨,二氧化碳(CO2)减排量4.25万吨。

     

    党风政风行风焕发新的气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三基三化”建设,累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8.4万人次,查处行政违法案件2万余件。深入开展最美行业创建“五个一”系列活动,市区BRT1号线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4位同志入选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百名最美名单”,在全省首创金华“交通(治堵)文化宣传月”暨“印象金华治堵”广场文化活动,再次打亮金华交通最美“金名片”。

    点击返回头部